2020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答案(2月5日)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表现了法的制定者是国家,表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性,A选项正确。法皆是明文规定,明确具体,体现了法的明确规定性,B选项与题干不符。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体现的是法的国家强制性,C选项与题干不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体现了法具有普遍的约束性,D选项与题干不符合。故本题选A。
2.【答案】C。解析: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A。解析:法的反复适用性是法的概括性、抽象性、规范性的反映。法的规范性在效力上表现在,具有规范性的法律不是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制定的,适用对象具有非特定性,它可以在其生效期间内反复适用。故本题选A。
4.【答案】B。解析:A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法律。B项正确,行政法规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属于行政法规。C、D项错误,C项属于部门规章,D项属于地方政府规章。故本题选B。
5.【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72条第1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故本题答案为B。
6.【答案】D。解析:法律的调整范围是指法律调整和规范的社会关系,它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A、C两项受亲属法的调整,B项受民商法调整,D项不是法律所调整的关系。故本题选D。
7.【答案】A。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分为物、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夫妻间相互扶养的义务不仅是给付行为。故本题答案为A。
8.【答案】B。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事件,又称为自然事实,是指与主体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例如人的死亡、物的灭失等属于事件。行为是指受主体意志支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活动。本题中甲因病而亡属于事件,故本题答案为B。
9.【答案】C。解析:执法是指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税务机关是具有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国家行政单位。税务人员查办案件属于执法活动。故本题答案选C。
10.【答案】C。解析: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法。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有些违法行为却不是违反道德的行为。C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C。
查看更多内容请点击烟台事业单位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