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邮政招聘考试模拟试题:每日一练(31)
6.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 A 原本发挥的是抗菌作用,英国拉夫巴勒大学研究人员发觉唾液中这一蛋白的数量与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他们花费了三年多时间,对 38 位参加过美洲杯帆船赛的赛手进行了测试,观察到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赛手在患上感冒前的两周时,尽管当时感觉良好,但唾液中免疫球蛋白 A 水平已经急剧下降。英国的研究人员对唾液进行的此项研究,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通过检测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 A 数量,人们可以判断自身的免疫力状况,在免疫力低下时及时采纳措施,以防疾病袭扰
B.明确了唾液中免疫球蛋白 A 的数量越高,则人体免疫力越强,这是因为免疫球蛋白 A在发挥作用
C.发现了感冒的潜伏期为两周,在此期间,唾液中免疫球蛋白 A 水平已经急剧下降,而人们不会有免疫力下降的感觉
D.颠覆了人们对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 A 的抗菌作用的认识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唾液中免疫球蛋白 A 的数量与人体的免疫力呈正相关,接着用他们的具体试验说明了这个结论。题目问的是研究的意义,医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故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通过检测唾液中免疫球蛋白 A 的数量能判断自身的免疫力状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故答案为 A。B 项虽然能够从此项研究中得出,但并不是该研究的意义。C、D 两项并不能由文段得出。
7.某地方财政局继续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规模,在上年压减的基础上,“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预算再压缩 5%。去年,“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下降 20%以上,节约公共财政资金超 4 亿元,并调整安排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引导资金、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民生支出。各下属机构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也在积极推进,2015年将实现乡镇及乡镇以上政府全面细化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一般性支出的控制
B.一般性支出数额比较大
C.预决算将变得越来越透明化
D.节省支出以便向民生领域安排
【答案】A。解析:文段是并列,第一层的意思是政府严控一般性支出,并且将节省的费用用于民生项目;第二层的意思是各下属机构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整合两个部分,反映出政府对于一般性支出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大,A 项符合。B、C、D 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8.用法律管道德问题,旨在利用法律对不道德行为的约束力,即通过规定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惩恶扬善。但是道德问题无法量化,这就令道德立法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比如,“不让座”的是全车的有座之人,还是与老弱病残孕距离最近的个别人?“常回家看看”的频率是什么,看的程度有哪些?如果道德立法缺乏必要标准和裁决程序,就会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法律的作用重在约束不道德行为
B.为道德问题立法不具有可操作性
C.“常回家看看”不应该写入法规
D.道德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道德水平的提高
【答案】B。解析:文段为转折文段,首先指出用法律管道德问题的初衷是惩恶扬善,然后以“但是”转折,说明道德立法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易陷入混乱境地。由此可知,文段意在指出为道德问题立法存在的问题,B 项与此相符。A 项把法律的作用理解为约束不道德行为,与文段反对为道德问题立法的倾向不符,且与常识相悖;C 项“常回家看看”是文段举的例子;D 项过度推断,文段未涉及“道德问题解决依赖于道德水平提高”的表述。故本题选 B。
9.某市的一份报告显示,相比 2010 年和 2009 年的数据,尽管通讯产品申(投)诉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一直居年度十大热点的第二位。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手机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参差不齐。经营者凭借商品质量鉴定优势地位推脱“三包”责任,是引发消费争议的主要原因。此外,移动电话机型更新换代快,科技含量高,功能复杂,没有统一的国家和行业鉴定标准,厂商操作空间较大,拖延、推搪商品“三包”责任的情况屡见不鲜。
根据以上资料,符合文章所表达意思的是:
A.手机在更新换代加快的同时质量却不断下降。
B.2011 年通讯产品申(投)诉总体数量与 2010 年相比保持不变,都是第二位。
C.我国亟需在手机行业制定统一的国家和行业鉴定标准。
D.手机科技含量的提高并没有体现在产品质量上
【答案】C。解析:此题属于细节型题,重点在把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文中说“手机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参差不齐”,并不能推出“质量不断下降”或“并没有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所以 A 和 D 错误。文中说“申(投)诉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不是“相比保持不变”,所以 B 错误。C 可以根据文中合理推出,故本题答案为 C。
10.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科学被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下列对上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其主观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
如果从中得到什么实用目的,那也不过是客观结果。
B.因为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所以在整个科学过程中,不需要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
么结果,更不需要预先所知或根本无需知道什么
C.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认为,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反抗暴政压迫和封建迷信的漫长而无
止境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史
D.如果科学被技术捆绑,那么,整个社会和科学本身就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怀
疑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答案】A。解析:B 项歪曲原文,对科学的自由探索这一特征理解错误,自由探索不是不要结果,而是不需要预设结果。C 项歪曲原文,此处曲解了萨顿的科学史观,将科学史理解为政治斗争史。D 项偷换概念,此处的“捆绑”针对的是被前文中的“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捆绑,而不是被“技术”捆绑。因此本题选 A。
更多信息请访问烟台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