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烟台招警考试申论模拟题每日一练(05.18)
给定资料
垃圾分类,民众是回避不开的责任承担者,也是不能缺席的行动参与者。我国于近日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在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届时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在垃圾围城的压力下,明确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落实相关主体责任,已是当务之急。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影响实际效果。目前,前端分类标准五花八门、名称过于专业,中端垃圾清运时常混装运输,末端垃圾处理设施等配套系统无法匹配需求,形成一个个隐形梗阻。畅通垃圾分类的脉络,应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无缝衔接。
由于发展程度各异、垃圾分组不同,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唯有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城市生活垃圾中电子垃圾、瓶瓶罐罐比较多,部分旅游城市的厨余垃圾含量相对较高,末端处理方式就应体现针对性。在部分农村地区,有用有机垃圾沤肥的习惯,可以采用“腐烂变质沤肥还田、可回收资源利用、不可回收就近填埋、有毒有害集中处置”的方法。更有专家如此建议处理厨余垃圾:把剩菜剩饭放进垃圾桶之前,先尽可能将水沥干,垃圾含水率降低了,资源回收效率和二次污染控制水平也就提高了。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最重要的是真正把垃圾分类落实到位,避免产生新的污染和造成资源浪费。
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环保理念,到“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分开放”的实操口诀,事实证明,垃圾分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是人人都能做到也能做好的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立打通分类各环节的流水线,让公众看到分类的实效,垃圾分类定能成为生活新风尚。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提到,“垃圾分类,民众是回避不开的责任承担者,也是不能缺席的行动参与者”。请以“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为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正确,分析合理;
(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激活民众力量 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与人们相伴左右的,不再是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是围城的垃圾。相关专家曾指出,解决垃圾围城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分类综合利用。民众作为垃圾生产的主体,也是落实分类工作的最小单位,有着无法回避的责任。要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必须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
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民众自觉是基础。自20世纪末北京等地便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但由于民众缺乏垃圾分类的自觉而收效甚微。而在日本,不论是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融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还是实行垃圾分类从量收费,都大大地提升了民众垃圾分类自觉,垃圾分类工作也因此成效显著。我国与日本垃圾分类效果的差异,关键就在于是否注重培养民众的自觉性。“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激活民众力量,必须让民众清楚认识到垃圾处理关乎环境卫生和民众身心健康,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从而培养民众自觉,唯此才能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分类垃圾。
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配套环节是关键。垃圾分类的目的在于实现垃圾的综合利用。然而当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却存在生活垃圾收运混合转移、终端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为主等问题,垃圾分类由此遭遇“分与不分一个样”的困境,导致分类工作徒劳无功。长此以往,民众垃圾分类的热情很容易就此磨灭,垃圾分类也会成为空谈。要激活民众垃圾分类的热情,需要完善垃圾分类的配套环节,建立垃圾分类处理配套运输体系和回收体系,完善终端处理设施,这样方能调动民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监察督导是保障。失去监督,垃圾分类必然不会长久。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监督来纠正。H县在试点启动之初就开展督导工作,并延续至今,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试想如果仅在试点启动初期开展“一阵风”式监督,H县民众肯定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和新时尚。由此可见,要激活民众力量,必须以适当的监察督导作为保障,久久为功,如此垃圾分类才能蔚然成风。
“论成败者,固以为人事为主。”民众是垃圾分类的责任承担者,也是行动参与者。缺乏民众有效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难成效显著。唯有形成民众分类自觉,完善配套环节,合理监察督导,方能激活民众力量,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