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2021山东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撰写总结

烟台中公教育 2021-11-22 15:41:59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教资笔试中,教学设计是为数不多的大题之一,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题目,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是核心,是一名教师执教能力的体现,也是考查一个教师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下面给大家总结了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的撰写角度和思路,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一些启示。

(1)导入环节(新课导入)

1.切入点+导入方法+语言组织(导入的具体语言)

2.注意:相关性、简洁性、过渡性、抓住新旧联系、制造悬念、创造情景、提出任务(阅读和问题)

3.常用方法:

1)多媒体方式(音频和视频)

2)复习导入(生字词、作者、诗歌)

3)情景模拟导入(狼)

4)谈话导入(名人名言—主题相挂钩)

5)游戏(蝙蝠与雷达)、故事(鱼游到纸上)、谜语(落花生、新型玻璃)

6)生活实例(自己的花而是让别人看的)

7)课题导入(忘却的纪念)

4.参考示例:

1)通过课题导入的方式进行导入。

(板书书写标题)同学们看到这个标题想到了什么?(同学们自主发言举手回答)今天,让我们去看看古代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2)通过复习导入。

通过回忆之前学过的带春的诗句引入本课。(诗句1、2就可以)

(2)整体感知(选择两个即可)

1.生字词(必有得,读写两个过程)

2.读文章(文章顺序、故事情节概括)

3.基调(散文和诗歌的语言、情感)

4.文学常识知识

(3)深入研读:贯穿中心主旨,问题设置尤为关键(一定是抓住一条线索,为要这个线索进行提问,提问的问题具有层次性)

1.于教学展开,思维拓展,加深理解。

2.寻找角度(一个线索),设置主问题,建构思维框架(问题的层次性)。

3.从内容、目的、思路、手法、语言、效果等方面设计。

4.适用于文学性较强的文章。

5.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和情感体验的角度设计问题。

6.注意事项:问题的有效性;问题不在多;具有启发性

7.深入研读的基本模式

师:教师的任务布置+抛出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不超过两个)

生:学生学习的方式或者是回答问题+老师明确的答案

8.深入研读模式的基本参考

同学们什么任务,回答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学,或者教师巡视)

明确:什么答案。(点名回答、讨论、自主发言)

9.深入研读的问题模式:一般是四到五个(只抓一条线)

1)圈点勾画出(注重分析的人、事、景)的句子,然后同学分享

2)刻画人物的手法、景分析如何写景色(明确一到两个句子)

3)可以重复上面的第二点(手法等方面)

4)概括人物的品质、景色就多次读

5)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

(4)拓展延伸

1.学科间相互交流(多学科综合运用)

2.学科内部知识运用(听说读写、背景、作者、相关本文知识)

3.实践开展类(活动游戏)

4.情感(不建议)

1)在拓展延伸环节或结尾部分呈现

2)由课文理解向课题研究延伸,把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5)小结作业

1.小结方式

1)系统归纳

2)悬念起下

3)情感升华

4)迁移拓展(狼和小羊)

5)前后呼应(荔枝蜜)

2.小结技巧

1)师生—回顾问题、评价

2)老师—回顾、点拨

3)学生—提问、评价

4)活动—回顾、组织、参与、评价

3.诗歌抄写多次朗读后背诵(用诵读)、尽量少写、多看读、搜集

5.作业方式:

1)习题作业

2)作文作业

3)实验作业

4)手工作业

5)搜集作业

6)口头作业

以上总结了教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的撰写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